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演义和正史中的原因,大不相同

2025-07-20 10:08:54

不管怎么说,在演义中,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都只是听命行事。他只是在孙权请求联姻时,驳斥了东吴使者,不过站在关羽的立场,他也不敢一口就答应孙权,毕竟刘备才是真正的主子,这种事情都是需要经过刘备的点头才行。当谈论起演义时,大家都是普遍认为是关羽的高傲将孙权推向了对立面,使得荆州遭到袭击。

那么正史中,是如何描述这次战争的呢?

正史中

在正史中,其实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完全是个人行为,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下过这个命令。其实这种解释倒是比较符合现实状况。因为当时的刘备集团,急需休整,根本没有余力提供援兵,所以,刘备不会下达进攻命令。刘备肯定是希望大家坚守,撑住这一段时间,等到蜀汉元气恢复,再进行对外作战。实际上,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关羽北伐肯定是会有的,但不会是在这个时候。

而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期,其实东吴和曹魏根本没有结盟,没有共同攻打荆州的打算。当时曹操汉中大败后,东吴还准备着趁火打劫,进攻合肥呢。可以说,如果东吴坚持进攻曹魏,而关羽这边同时北伐,将会大大的削弱曹魏的防护力。不过大家都知道东吴对曹军的作战表现,不忍直视啊。

关羽一路势如破竹,击败于禁,水淹七军,震惊华夏。而之后,形势出现了变化,东吴的短视出现了。他们不仅没有趁着曹魏陷入低谷期,拼命进攻,帮助盟友,反而担心蜀汉做大,决定从后面捅关羽一刀。而且竟然无耻的和曹魏联盟,准备共同夹击关羽。虽然关羽对此也有所防备,但是没想到傅士仁和糜芳都没怎么坚守城池,就轻易的投降了,这给了关羽致命一击。谁也没想到,一个是跟随刘备多年的属下,忠心耿耿,另一个更是刘备的小舅子,竟然会在这种危急关头直接投敌。假如他俩多坚守几天,关羽顺利回师,胜负仍未可知!

综合对比来看,我们能明显看到演义和正史中对于襄樊之战的描述有所不同!

一、战争责任人不同

在演义中,是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下达了进攻樊城的命令,与关羽无关。而在正史中,则是关羽私自发动的战争,完全应该由关羽全权负责,刘备甚至对此事并不知情。

二、孙权偷袭荆州的原因

在演义中,将孙权偷袭荆州的原因归结于关羽拒绝联姻并侮辱孙权,惹得孙权大怒。实际上在正史中,孙权一直对荆州垂涎三尺,之前孙权就曾进攻过荆州,还是刘备前来解救,这次看见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会偷袭荆州了。

事实上,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最终败亡,都是因为傅士仁和糜芳的临阵投敌,他们若坚守,关羽不至于兵败身死。

结语

关羽之所以发动襄樊之战,其实在演义和正史中的记述是完全不同的。在演义中,是刘备下令让关羽进攻樊城的,关羽是听命行事。而在正史中,则是因为关羽自己想要获取战功,私自发起了这场大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医生提醒:湿疹反复发作,瘙痒难耐,不妨试试这3招
新款陀螺的手柄拉绳怎么安装?(陀螺手柄拉绳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