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网】说不完的神垕

2025-08-06 12:56:14

戏楼天花板方框内,画有各种吉祥图案,中间一藻井,木雕一盘龙俯首,吞云吐水。最精美的木雕位于戏楼正上方,精心布局设计,立体透雕工艺。枝缠蔓绕,花开富贵,狮子盘绳,鹤舞祥瑞。彩色琉璃瓦屋顶,飞檐斗拱的造型,精美的木雕、石雕及彩绘,人们称窑神庙戏楼为“花戏楼”。

花戏楼又名“争气楼”,同治十三年(1874年),神垕陶工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工人代表王勤、许燕等到开封府请愿,官府判资方每月给工人增资20文,消息传回,窑工兴高采烈,借用晋商戏楼唱戏三天。事后,全镇窑工决意建造自己的戏楼,提出口号“每天多干一柱泥,也要盖成争气楼”。自光绪十八年(1892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共集资3000余缗,历时五年之久,重建窑神庙戏楼,其建筑之精美,雕绘之华丽远超晋商戏楼。

往年间,大庙内每天有戏, “一把泥”的梆子、民间剧社的曲子、十三军的“花剧团”,南阳邦的越调在此轮番上演。花戏楼前,划分“大场(儿)”、“小场(儿)”,大场男子汉,小场坐女眷,规矩有序,互不冒犯。偶有醉酒风流之徒闯入小场,轻者遭人呵斥,重者拳脚相加。

窑神庙的大殿内供奉三尊主神:伯灵仙翁、土山大王、金火圣母。土山大王是舜帝的化身,司土,伯灵仙翁原自战国时期的孙膑,司工,金火圣母乃窑工女儿祭窑殉身而成神,司火。

自古以来,神垕人制瓷烧瓷,以瓷为生,窑神庙是众窑工捐资建起的庙宇,历朝历代,屡建屡修。每到初一、十五,各窑口摆刀头、烧香裱,窑神庙内烟火升空,鞭炮齐鸣。

关帝庙建于清代早期,为晋商所建。康熙、乾隆年间,山西阳城、清徐、曲沃、太谷等地商人,或乡邻结伴,或兄弟同行,翻越重重太行山来到神垕。晋人善经营,镇上所产粗瓷大碗、面盆菜坛、茶壶酒杯、盘碟勺子等一切日用瓷货,装车运到漯河、周口、南阳、开封。或开行售卖,或水运外省。时间越长,晋商越多,生意越大。据关帝庙碑文记载,乾隆嘉庆时期,神垕晋人商号近百家,比较大的有仁和义、裕兴公、义泰长、和盛隆、东合成、西合成等。天长日久,部分晋商在神垕娶妻生子,囤货开行,购置土地,造屋建厂。神垕近代瓷业兴盛,经济繁荣,晋商功不可没。

关帝庙 神垕山民 摄

晋商在外,讲究团结,尊崇关公,每在一地长期发展,必建庙设馆。关帝之庙,晋商所建,是其祭祀议事的主要场所,民国时期,官府、商会、商团也在此驻扎。

关帝庙内景 神垕山民 摄

神垕关帝庙虽说不大,但格局完整。临街是庙门带戏楼,中间的木牌坊,把钟鼓二楼三体合一,新颖别致。向北跨月台进入大殿,大殿正中有关公塑像,关平、周仓分列两旁。关公手捧《春秋》,红面长髯,正襟端座,威风凛凛,使人肃然起敬。

关帝庙内的关羽像 神垕山民 摄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钧瓷网

网 址:www.junci360.com

编审 | 方塘 编辑 | 钧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9画的字有哪些
花呗不还会怎么样?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