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会“嗡嗡响”?揭秘耳鸣的6大元凶!

2025-07-31 07:01:57

为什么耳朵会“嗡嗡响”?揭秘耳鸣的6大元凶!

发表于 2025-03-21

596人已读

杨鲁生

主治医师

耳鼻喉科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注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经常被患者问:“医生,我耳朵里总有蝉鸣声/电流声,到底怎么回事?”其实,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问题的信号!今天就来科普“耳鸣的常见原因,帮大家找到“噪音源”👇 1. 耳朵“堵车”了!——耳部问题 外耳道被耳垢(耵聍)堵塞、中耳积液或感染(如中耳炎),会导致内耳压力失衡,引发耳鸣。这类问题通常通过清理耳道或治疗感染即可缓解。 2. 血管“闹脾气”——血流异常 颈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等疾病会让血液流动产生异常声音,传至耳内形成“搏动性耳鸣”(像心跳声)。这类情况需通过血管检查(如超声、MRI)明确病因。 3. 身体在“报警”——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疾病等可能影响内耳微循环或神经功能,导致耳鸣。例如,高血压患者血管痉挛会减少耳部供血,引发“滋滋”声。 4. 药物“误伤”耳朵 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化疗药物或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损伤听神经,造成耳鸣。用药期间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 5. 噪音“偷袭”听力 长期戴耳机、身处工地/酒吧等高噪音环境,会损伤耳蜗毛细胞。大脑为补偿听力损失,可能“虚构”出耳鸣声,表现为持续性嗡嗡响。 6. 压力与焦虑的“副作用” 长期熬夜、情绪紧张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耳蜗信号传递。这类耳鸣常伴随失眠、注意力下降,需通过心理调节或药物干预改善。 耳鸣了怎么办?医生建议 及时就医:若耳鸣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需排查耳部疾病、听神经瘤等。 调整生活习惯:减少耳机使用、避免熬夜、控制血压/血糖,适度运动可改善内耳循环。 声音疗法:夜间使用白噪音机,白天保持适度环境声,帮助大脑适应耳鸣。 记住:耳鸣≠耳聋! 多数耳鸣通过针对性治疗可缓解,关键在早发现、早干预。保护听力,从今天开始吧!👂💪 #耳鼻喉健康 #耳鸣科普 #听力保护

耳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杨鲁生 主治医师

耳鼻喉科 |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数 103 回复率 92.00% 好评率 100%

擅长: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声带病变、突聋、眩晕等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图文 ¥13 开药 ¥7

进入诊室

报复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翻脸,而是利用这3种心理学效应
减肥吃什么蔬菜好?10大低热量蔬菜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