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典校勘]庄屩 (简体) or 莊蹻,兼谈读音,顺带挑错
2025-06-18 19:16:17
查看: 5028|回复: 10
[词典校勘]
庄屩 (简体) or 莊蹻,兼谈读音,顺带挑错
[复制链接]
sszl
sszl
当前离线
积分22282
TA的每日心情开心2023-10-12 12:52签到天数: 15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电梯直达
1楼
发表于 2020-5-11 13:31:1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szl 于 2020-5-12 16:39 编辑
' W8 z' e2 I, D7 E: [) E: f* ?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 • 读史)》中有2个人名$ ], M+ F4 P8 t% ]4 B
毛泽东亲笔手稿上写的是【盗跖;莊蹻】0 b7 g; O8 p& W- k# i' Z. I/ P( k
5 H8 m( D* L; V
【蹻】《汉语大词典》3个读音
7 N: @, p, c" u& V! H# S蹻¹ qiāo:同 蹺¹:舉足;抬腿。
1 N- \& U |" s6 E蹻² jiǎo:高傲不屈。壯健;勇武。3 h6 I4 G3 {) D! Q% o9 s* f, N
蹻³ jué:屐、鞋。古代多指草鞋. G6 M. @) |! Q+ ~0 s' A1 u; A/ H z
" P& L( I, B' s- Y
【蹻】《汉语大字典 8卷本》5个读音% }) y" ?- q& \4 f" j0 I
蹻(一)qiāo:同 蹺。把腳舉高。
/ V( _! _& a4 |. G+ L1 O蹻(二)jiǎo:驕傲。勇健,矯健。
( C7 ^! p( T' @! ^5 H蹻(三)jué:通「屩」。草鞋。【juē 9卷本 P3739】
- b% |& [4 ^1 x5 R- B; ?; K3 l蹻(四)jú:同「檋」。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 ~3 Z7 G6 Q" J5 C1 t- D- \, k' N
蹻(五)xuè:澀,燥澀貌。
( V1 S" U' n* f4 G3 G( C% k" c9 @" X" u; {/ B( z0 J
【莊蹻】的【蹻】到底该读哪个音呢?# X2 J0 b* G' n2 `' R
《辞海 第6版 2009 P3040》庄蹻,只有人名解释,没有注音8 P5 a5 r3 B) c% P
《汉语大词典 第10卷 P552》蹻²跖 读 jiǎo,与 跖 连用,表示2名大盗,含义没问题(读音有待考证)
8 ^! m3 q8 @# n( c2 {* N1 H《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史记 中华书局 2010 P6862》 庄蹻 (简体) 读 qiáo(这个音不知从何而来)
: B4 b3 r+ m% g" B7 P《点校版24史 史记 116卷 P2993》莊蹻(音炬灼反)
3 i: @8 I; Y7 [$ ~5 ^8 K1 {炬:jù1 K9 U) i( |3 ^0 H0 S
灼:zhuó
7 A. I# S0 U8 f5 Q6 o不是专业人士没搞懂【炬灼反】怎么拼【juó】?所以不好确定
4 Z9 I$ e6 M+ x5 m' u6 ^/ O+ J' Y' y' s+ l7 |; b! `! l0 D2 u
碰巧看到2本毛泽东诗词
; [9 }( L$ E. `5 F7 Q. E' T4 B《毛泽东诗词大观》第四版 四川出版集团 20075 f5 |1 z4 e' a7 _
《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 N! s$ J* q( |* w
不知为什么,没有按照毛泽东手稿,用的是【盗跖;庄屩 (简体) 】
/ n. Z# r- U3 ~9 E不过不要紧,有了 屩 (简体) 这个字,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_3 e' M; v# W$ e/ ^) |
/ u% p/ O* E" O g4 V; }: M# w" [《汉语大词典》( p( L8 G7 E. V1 ?8 `; n0 Z- i
屩 juē:草鞋;泛指鞋
" W* v3 D+ v. w6 x+ t+ L蹻³ jué:屐、鞋。古代多指草鞋2 M4 A! Z$ Q B8 A2 D% s+ r
) s3 O9 Y' q; S( H% ?, Q- F
《故训汇纂》
2 M* s5 `' W) c- _& S2 x) _$ P屩 juē 18:通作 蹻
/ q ~6 [0 |( j2 F蹻(三)jué 47:麻曰 屩,木曰 屐。屐 与 跂 同,屩 与 蹻 同. B2 M' ^- ^; X% u, e) y) d
蹻(三)jué 49:即 屩 也,古字本通; S7 s0 X+ f/ S) e8 ]: K ]
蹻(三)jué 50:蹻、屩 二字古今文通用0 M- R) ?" t2 Y# [) {9 f' Q9 t
蹻(三)jué 54:亦作 繑,又作 屩,亦作 彳喬' Y$ w6 C& g0 d* i
7 t7 J' I, w" S* |0 \( H《故训汇篆》虽然没有直接带上人名,但是把这2个版本的用字解释通透了,基本也就能确定读音了# Y" G+ ?- I1 Q, a' [* A @
6 C5 Y6 ]$ d& B; w* ~& P
《辞源 第3版》
& f u2 Q: F0 |5 e4 \3 U2 K屩 jué:用麻、草做的鞋0 j: W+ V% P* s
蹻3 jué:屐、鞋。通 屩
# E k, j9 }; W. W+ _5 h2 J蹻4 jué:见 莊蹻、蹠蹻2 ] l! n9 q' t, w
: Y. m9 p6 | S
更给力的是《辞源 第3版 商务印书馆 2015》有明确的答案
6 M2 _7 T B" c9 R" r【P3513 莊蹻,蹻,jué ...... 参阅史记116卷。顺带把史记版读音的问题也解决了】" d1 ?! t- F* I( @. p- u
【P3957 蹠蹻,蹻,jué。盜蹠與莊蹻】
4 I- j/ p' U" b6 _4 b$ G$ W- r0 o6 M, L4 ^( i; G
这样一来,两种版本的 蹻 屩 (简体) 就有4种读音$ R3 q4 T/ D6 f4 i) {
2本诗词版:# t9 U) R( L/ I6 e6 J( X
庄屩 (简体) juē【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篆、汉语大字典】- ~ h; _) p4 E7 D
庄屩 (简体) jué【辞源 第3版】9 [& z2 i8 |/ {, g: ]/ P* r7 m, r
手稿和史记版:) [' [: N7 R p6 Z1 D3 K, t3 S) ?
莊蹻 jué【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篆、辞源 第3版、汉语大字典 8卷本】
: ~& m4 E8 {" L3 e# J/ H1 ?+ H. p莊蹻 juē【汉语大字典 9卷本】2 D# I- F% C9 Q1 V4 Q% {
1 h+ y& |0 T4 @3 d* F+ b3 Q为方便查阅,推荐2本专治疑难杂症的 MDX:# ^1 n; o; f1 \. I. T
k版的《故训汇篆》
" G$ I8 @+ x9 ^2 R6 V! [# ^阿彌陀佛的《辞源 第三版》
. p7 {3 [1 a+ o+ a1 A+ T$ s---------------------------------------------------------------------------------------------------------------------------------
( o# m! ]$ c9 U ^9 i6 N顺带挑错:$ O c' H& C$ D8 o7 C% G! Y
1《汉语大词典【流誉】》项下例句:莊躋 jī【这里应是排版错误(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第5卷 P1277)】
+ |( h% |: @8 a4 P4 f4 T参考:
. t9 Q+ Q3 Q/ g- l K《汉语大词典【盜跖】》:毛澤東《賀新郎・讀史》詞:「盜跖 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6 Z; t' I. G+ E! k1 Y ?/ r
《汉语大词典【蹻²跖】》:古代大盜莊蹻與盜跖的並稱。亦泛指盜賊。
5 g$ [0 z) U8 S) L/ A) V) j
8 c: G: D- {" ~6 U8 X& I5 R/ J; `6 Z# v2《漢語大字典 第2版》9卷本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 P3986:【蹻(一)】【qiǎo】应是【qiāo】9 q% y9 |/ m1 z" S. y5 h/ J3 Y0 O
参考:
' v! j3 ^2 {7 V: atsiank、阿彌陀佛《漢語大字典 第2版 图片版 MDX》是 qiāo,不知道为什么2个PDF不一样
8 ]5 s+ q: O/ ^3 q! B《漢語大字典》8卷本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 P3739:【蹻(一)qiāo】
# b* j! v* H i+ E* d5 S
/ i5 |, o# ~# J$ j+ h k6 Z3 阿彌陀佛《漢語大字典 簡編 20191014 MDX》
& J8 N7 w0 w# R+ D" {【屩】拼音【juē jué】应是【juē 8+9卷本】
( n( }) {% F, M7 Z% p【蹻】拼音【jué】应是【juē 9卷本】或【jué juē 8+9卷本】; p5 Q5 y4 }) r# c4 S7 Y* K
---------------------------------------------------------------------------------------------------------------------------------4 I4 G" s/ r' w }5 h- e
有疑惑的几处,有待专业人士挖掘考证:5 J# h4 `' Y- z- g" o
莊蹻 jué【8卷本】
* H6 d) Q2 Q9 D4 O. P) z* q莊蹻 juē【9卷本】, g1 [* [( a9 Z- `. M
庄屩 (简体) jué【辞源 第3版】& |' D# N3 w$ a6 a/ M
《汉语大词典【蹻²跖】》读 jiǎo
' @, u# I2 M! a% Y* F/ @---------------------------------------------------------------------------------------------------------------------------------. ?* i# M1 q& s6 k7 f) F9 Y) {# V
20200512 添加一条史籍:
3 q2 I4 a, T1 I4 n! _# ^; \《点校本24史 汉书 卷48 贾谊传 P2224》注解:% M& k+ `9 P" R S$ e
师古曰:跖者之石反。蹻音居略反。: L P& R3 E3 X6 h. R- ?
这里很明显了【之石反 zhi 】【居略反 jue】
. t1 I% }8 i; H( i' h: [) A1 T9 q$ H2 o
20200512 补充一条反切研究:
: {( F7 f+ s; H+ o6 ?/ t2 f% N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9 \. l! m, o+ D9 |' l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 [都] 的声母 [d]、[宗] 的韵母和声调 [ōnɡ] 为冬注音。) v! y6 j% F% L# k- G3 X
" E8 M2 X m9 Z7 l6 T之前我说没搞懂《史记》蹻(音炬灼反)【juo】,是因为【灼】这个字的干扰
# Q$ s& ?( t% {: q经过研究,其实【灼】是【燋】的异体字,也就是说要按照【燋】的读音来研究7 q7 f. x& y6 g9 ~& U: K# c
& y, X1 k5 N8 B" A/ l
【燋】汉典 有4个读音& g2 U( f- f& i
1 jiāo 引火用的柴。
; M2 @0 c& I( F7 l2 qiáo 古通“憔”,憔悴:“其色~然。” }) I; T4 @: _' s: M
3 jué 古同“爝”,火炬。/ [: m7 n+ [) @ Z9 J3 ^
4 zhuó 古同“灼”,火烧。
+ J) v1 Y$ O& u4 H/ c6 O. s+ s
+ z+ y% q' S M/ Q现在再来分析《史记》蹻【炬灼反】
# |2 H7 p3 U- ~1 a) L用【炬】的声母【j】来分别搭配【燋】的4个韵母6 L2 u8 |& Z% ]
1【jiāo】
" F4 G# d, l4 J% D8 W2【jiáo】
. e. r n' I% V* t3【jué】很显然,蹻【炬灼反】用的是这个音: {, P8 z; d. Z6 M3 \
4【juó】
- q$ d. P: F2 A- p- ^/ L+ U
3 x# q; f, Q5 P/ x; O: g! p
" O- ]. A6 K9 r W: v* a: e
4 n0 t; q5 H5 _0 O: A- Y$ X. _* M1 I' s& 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收藏1
分享
淘帖0
回复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2楼
发表于 2020-5-11 15:4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20-5-11 16:50 编辑
6 d% h% A u( A$ u+ o' m. Y6 c& C: B$ r) r. [( D+ c% K0 K) n
「蹻」字从声旁「乔」,声旁为「乔」的字都有「高」的意思,说文「高而曲也」,「蹻」的意思也与「高」有紧密联系- e5 P# V; _" D4 G: U6 O
+ K0 O& j( M. b, q) @
喂鸡百科:
! y: ^2 e- L& V @# G6 h V3 B* n" R2 V7 S6 Z% T
莊蹻?-前256年),莊氏,名蹻,字企足[1][2],戰國時代軍事人物,又名莊嶠,《韓非子》稱莊蹺[3]、《後漢書》作莊豪[4]。
9 q0 M3 s/ }2 ~8 p/ u人家的「字」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就是取自「高」的意思,「企足」,就是「举足」的意思啊。又名「莊嶠」「莊蹺」「莊豪」也全是「高」这一类的,所以直接照古音宵部,读平声「乔」qiao就行了——一定要念jiao也可以,反正都是宵部,想来人家坐时光机听你这么读,也不会介意。
8 Y' x e+ @$ W% l& I5 O
$ s2 ]+ ~1 X+ j+ g# o7 P+ z) a从「乔」的字里面,「屩」读入声,所以「蹻」字跟「屩」相通的时候,读入声当然是有道理的,问题是「莊蹻」这个人取名字跟草鞋没有一毛钱关系啊,《辞源》3取入声音jue没有充足的道理。
( ]( l6 W. a% t; ?4 v3 P1 _0 `2 I
3 E5 a5 z: z ^! X+ }8 z辞源2取的不是入声音,辞源2没有为「莊蹻」注音,按体例「蹻」应读第一项qiao。辞源3为什么特意这么修订无从知道。( h' B% X0 S! w2 U
B$ w5 v3 k F0 `% i; }& |- j* m5 Y, @
还有几点:
: ]" F- U* N2 e4 V" t% _( j9 r" N+ M" P% L8 y. W2 h7 T& \) F7 e. o
1. 《故训汇纂》不是读音工具书,不应该依赖它注的汉语拼音
; h) Q# [; e7 A3 ]1 D2. 古人人名怎么读,其实不是现代人想像的那样,非要读什么音不可,仿佛读错了就不尊重似的。人家在书里头有「莊嶠」「莊蹺」「莊豪」几个别名呢,又不影响他那个时代的人交流
5 X( i8 O `" e. O- O9 C3. 有些大词典,确实不擅长给读者解决「读音」方面的困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3楼
发表于 2020-5-11 16:32:11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楼主的帖子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简体字的世界里,「莊蹻」的名字变成了「庄屩」,而不是「庄蹻」?
' z0 {! h- k, m/ M/ }; X% y; i" v3 q* d( n; p; m
说实话我不知道哎,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变成「庄跷」才对的呀(「庄跷」本来也是《韩非子》里面的写法)
3 U# @# L# [+ E) o9 V
; w, f S9 ?0 N2 m7 `9 R' a不过反正辞海、辞源等大型辞书都没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szl
sszl
当前离线
积分22282
TA的每日心情开心2023-10-12 12:52签到天数: 15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楼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8:04:22
|
只看该作者
klwo2 发表于 2020-5-11 15:48) l7 I6 q6 J& O) a
「蹻」字从声旁「乔」,声旁为「乔」的字都有「高」的意思,说文「高而曲也」,「蹻」的意思也与「高」有紧 ...& G4 g- G& R: {
喂鸡百科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官方解释,下面是喂鸡人名解释:
" d8 P7 }( u7 a/ ?3 R; _
5 r0 s" w# v u4 O3 X, y庄蹻qiāo(?-前256年),庄氏,名蹻,字企足[1][2],战国时代军事人物,又名庄峤,
+ d- E/ g6 A, Z8 E: `/ x《韩非子》称庄跷[3]、《后汉书》作庄豪[4]。楚国人,楚庄王的后代[5]。& @& W% p" [5 y0 U2 T. T' q
他一开始是唐眜的部将,后反楚起事,是当时知名的大盗,与盗跖齐名,后又归顺楚国,成为将军,率兵攻入滇国,自立为滇王[6]。4 B% i0 x. M& ^! q0 j
; j& x: b) K$ }5 u有几点需要注意:6 Y. s _4 r1 M# Y- X2 x) p# v- `
1 庄跷[3],引用了《韩非子·喻老》: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8 s4 x- y& |3 e) t# Y( ^( v$ Y3 U
& g8 A( W8 M; X" Q0 \0 A但《新编诸子集成 韩非子集解 中华书局 1998 P169》原文是:庄蹻为盗于境内,并非【庄跷】/ Z& s; e) \+ M8 d2 ] `
, a+ {- U) h/ F8 }
2 字企足[1][2],引用了《吕氏春秋·卷十·孟冬纪·异用》: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也。高诱注: 跖,盗跖;企足,庄蹻也,皆大盗人名也。" j. |2 N; `, _+ ?- |5 i
: E- c$ @0 p: @9 k: T& \% V: @但《新编诸子集成 吕氏春秋集解 中华书局 2009 P236》原文写道:& [4 e5 M! t& H9 |* K9 }
维遹案:正文及注 [企足] 二字并当作 [蹻]。[蹻] 俗书作 [蹻 (简体)],[乔] 与 [企] 形近,遂错分为二字,非 [企足] 为 [蹻] 之字也。5 L- {! P* r& H5 A2 ~. K+ v( E
. Q2 |$ M3 U2 T; f
所以说,[企足] 是否是莊躋的字,并不是公论,只是一家之言,误认也不是不可能& k/ H" t+ {5 ~
* K6 ]) a4 S' }9 W3 如果读 qiāo,为什么《史记》是【炬灼反】呢?【炬】应该是【j】开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5楼
发表于 2020-5-11 21:16:22
|
只看该作者
sszl 发表于 2020-5-11 18:04- A1 \6 T% e9 I' g, T
喂鸡百科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官方解释,下面是喂鸡人名解释:
+ A- e. D1 S. U% v
2 O6 A& E4 I* i, ~+ `庄蹻qiāo(?-前256年),庄氏,名 ...' ~0 {, y1 e6 K
点校版24史 史记里面引用的反切是史记索隐、史记正义的作者给的,这俩人都是唐代人,这俩人注音是入声(也就是你倾向认为的jue)4 v! h; ~$ C, j+ Z
2 Y* q: S0 f! K
而高诱是东汉人,我认为高诱的说法更早也更可信。说文「蹻,舉足行高也」,高诱说「企足=蹻」,很正常啊,为什么要曲里拐弯推断人家写错字
* m, n2 H# y" o' o2 ^ ?
$ w9 C. N" ~6 d4 a7 d古辭辨(增訂本):
& y& S# Y& k3 k+ d! i% {' c" t% M2 B3 m0 n5 A
- r" e" O3 l# @# p
& z, U. d2 d/ a! x& ^& B$ \" M《说文》大徐本给的是居勺切(入声),段注认为不妥,「丘肖切。大徐居勺切,非也。」,所以《康熙字典》和其他现代辞书都不采居勺切为主要读音,而是把这个读音限定在草鞋等意义上面,我觉得是合理的
3 Q; s; c0 Q/ q' F
! X1 v' W2 t8 d4 r' N" ~- ?# X2 q/ B当然了,如果抱一种无所谓的心理,我们还可以说,反正居勺切也好、炬灼反也好,这些入声韵在北京话口语读音本来就应该是ao韵!折腾啥!「勺」在北京话里读shao自然不必说,「灼」是口头不说的书面字,不然读zhao也没什么!这么着是不是皆大欢喜,就看个人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6楼
发表于 2020-5-11 21:31:02
|
只看该作者
sszl 发表于 2020-5-11 18:04
2 N0 d1 U; h9 b0 |: @% x4 f J喂鸡百科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官方解释,下面是喂鸡人名解释:/ L1 S2 o* a }
5 |9 t4 q$ S: r3 r
庄蹻qiāo(?-前256年),庄氏,名 ...
- F, Z# g* {8 `* r辞源3的思路大约是,反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的作者注音是入声,不行也得行!就好比没人说得清「冒顿」为什么非要读mò dú不可,古人这么注音了就记住,考试要考!只是,冒顿好歹是个匈奴单于,算外国人,读音别扭点正常。凭什么莊蹻同学要读一个奇怪音啊?一个贼居然独享一个读音,这么尊贵吗
5 k' I1 J& W& r4 [1 c. A- x
( d" S" u7 ?6 [* ~5 v辞源3给莊蹻同学定的其虐切也是奇怪,广韵其虐切明明是「舉足髙。又居勺切。」3 y2 m C/ O5 b2 g9 W' y1 a) {
8 X, z3 M& H# o1 ?其他辞书,比如汉语大词典,把它归到qiao或者jiao里面,是合理的,因为这俩音对应的意思至少能勉强说通人家为啥起这名。再加上「企足」这个证据,看不出为什么非要坚持读入声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agelzh
sagelzh
当前离线
积分7794
TA的每日心情奋斗2022-3-18 06:47签到天数: 4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7楼
发表于 2020-5-12 01:38:42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简单的问题,因读音的差异变得复杂了。依例当从古不从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szl
sszl
当前离线
积分22282
TA的每日心情开心2023-10-12 12:52签到天数: 15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楼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2:17:03
|
只看该作者
klwo2 发表于 2020-5-11 21:317 V# b4 p: j+ v
辞源3的思路大约是,反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的作者注音是入声,不行也得行!就好比没人说得清「冒顿」为 ...
; j; A' E6 `# W ^添加一条史籍:
) Z5 f( }+ ~* I《点校本24史 汉书 卷48 贾谊传 P2224》注解:
9 s3 e1 z! I* P% z+ E0 M% [0 Y师古曰:跖者之石反。蹻音居略反。! Q! c: R) A8 K, {, S3 m
这里很明显了【之石反 zhi 】【居略反 jue】
: O3 I( {8 ~8 L3 r
( ~! h: b2 j; Y单字是没有办法说的清的,这2个人名已经成了典故,所以必须带上人名一起使用# F' G) {, V6 R" v7 @
目前,可靠的、官方的、史料的、带读音的、带全名的,暂时依据《史记》《汉书》《辞源》2 r- V! J' G h, P& X2 |5 h
《史记》【炬灼反 juo】6 t/ N: C# M) G* S
《汉书》【居略反 jue】; ~/ O3 m* p1 j/ ~
《辞源》【jué】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9楼
发表于 2020-5-12 13:4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20-5-12 13:47 编辑
, Z& @9 F% m6 Xsszl 发表于 2020-5-12 12:17" h3 @- W( x- a ?2 z/ j
添加一条史籍:, t7 b8 ~. o! A# ^- j( I$ ]1 i" ~
《点校本24史 汉书 卷48 贾谊传 P2224》注解:5 S! \! ?8 e; T5 ]/ m1 S
师古曰:跖者之石反。蹻音居略反。8 K. E* s. Z% _! [
大哥,反切是不能用现代音来直接推导的' q2 }9 N$ F, @9 v! B b0 \
1 s$ u+ w! m* [* D2 y6 V& n7 [8 a
我本来不想提这个事,因为讲起来费口舌,所以前面都绕开不讲,但你现在非要这么做,都坚持几个回帖了,我只好跟你说,这样不行。0 d! c2 o. J4 D2 _" Z) l/ J
( i2 u: {# t* h, g5 O ~/ k" |+ `; t
比如你看:http://www.zdic.net/hans/%E8%B9%BB. l7 |$ x. a- w, L- }8 C
5 P9 ]9 ~% @: H; g) w又【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从音脚。走蹻蹻貌。
3 F8 f: G3 C$ P! M$ e- _, r! u5 |! n A8 s
你非说炬灼反 = juo,可是你看,《康熙字典》居灼切,后头给的直音是「脚」,「脚」的北京话读音是jiao3。你说怎么办吧?, Y" I) |/ v" `8 R4 S( w4 @
( w7 ]/ C/ I- w9 Q- b& `$ g
不能用现代音来直接推导的原因是,古今音变了很多,如果要推导,要么使用特定规律来推导(需要系统学习),要么直接参考某些书上的答案(比如论坛里有的《广韵反切今读手册》或者大型工具书,但是书里只包含《广韵》里有的反切,无法举一反三)
) L: R# q/ k" W8 Y2 V
, R2 R# N. C9 a3 Y1 w* F除了【反切是不能用现代音来直接推导的】这件事以外,还有一个事,就是【音义搭配关系不能只看古人注释】,道理很简单,古人说法打架怎么办?就算是工具书,《汉语大词典》跟《辞源3》《辞源2》的注音也是打架的啊!如果不会分辨,那只能:1. 只信一家工具书,注明自己信的是哪一家工具书,把责任推给编词典的;2. 学会理解、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szl
sszl
当前离线
积分22282
TA的每日心情开心2023-10-12 12:52签到天数: 15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楼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35:56
|
只看该作者
klwo2 发表于 2020-5-12 13:44: Y9 C8 M T+ h5 g, d8 r4 N7 b% ^
大哥,反切是不能用现代音来直接推导的
# A9 u, U: f6 k5 t* O, ^* H$ [
9 g2 M c3 E T我本来不想提这个事,因为讲起来费口舌,所以前面都绕开不讲,但 ...
5 t* X' o+ R5 X- Q; e9 t补充一条反切研究:" o6 n" b+ ^; s1 z' w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P/ Y4 c9 p; W. Y: _( e
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 [都] 的声母 [d]、[宗] 的韵母和声调 [ōnɡ] 为冬注音。
) ]8 s- V% ^( m# x; E0 P# q+ |
8 U% h& d7 F Y, J3 C' p9 z之前我说没搞懂《史记》蹻(音炬灼反)【juo】,是因为【灼】这个字的干扰* g `( P. O) R0 w: D
经过研究,其实【灼】是【燋】的异体字,也就是说要按照【燋】的读音来研究
8 v& B) _4 R6 [( c
! e" V: d/ ]- D【燋】汉典 有4个读音3 k9 |7 ~& ]2 Y9 v- g
, U# G! P8 I- z; z1 x! D( \! t
1 jiāo 引火用的柴。$ O# Z- a" |6 k* c* l# m
5 E) b4 p+ U# g1 q/ l
2 qiáo 古通“憔”,憔悴:“其色~然。”0 N7 [+ h4 u- V- A: v% B
; S, U4 K4 n# P) j+ b) v7 H# L3 jué 古同“爝”,火炬。
7 H- I; Z* R8 y, }, o
- C# v+ @+ S0 _ ?8 u' e4 zhuó 古同“灼”,火烧。
" W2 ^! d* e* T2 {% b& P
. D4 A! @4 o/ d; K5 i现在再来分析《史记》蹻【炬灼反】
& Z) b2 g5 ~9 N4 W+ c用【炬】的声母【j】来分别搭配【燋】的4个韵母
/ h% W; I& p, ?2 L% }, k
$ Z- R1 X d8 ?1【jiāo】
9 A# K' q1 @1 ~9 U7 B8 u
* E1 G4 I( f T" d) }1 o& @( S9 @% d2【jiáo】; W# v% O- M& x; |% m& _( I/ Z
8 f" L' c/ x7 t( z' q0 q) x' t
3【jué】很显然,蹻【炬灼反】用的是这个音
J) [, G1 Z* D' }) R* _$ C
* `) n2 n, v% y" Z6 s+ j" ?3 }4【ju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klwo2
klwo2
当前离线
积分2661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楼
发表于 2020-5-12 16:4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20-5-12 16:43 编辑 * W) ~' ^9 }$ D
sszl 发表于 2020-5-12 16:35
& b: |( m% }( z补充一条反切研究:+ Z( `2 r% C4 Z; b0 N; l% W8 X+ w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 ...
; o; S( S1 B: m, u, x* W" h% _大哥,你自己开心就好,这样下去我不会再回复,喂鸡百科「反切」(论坛无法显示的字用X代替):) S0 t1 ]1 W& O2 H1 }
中国古代因为没有拼音,所以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韵母和声调。例如:X,徒口切。“徒”的声母为定母,中古拟音[d],“口”的韵母为侯韵,中古拟音为[əu],声调为上声,故X为定母侯韵上声,中古拟音为上声[dəu]。! g- n. k% G) `
+ X, l$ n. ~, Y8 ~/ g! ]5 k: C但是古字典的反切只适用于当时的古音,不可单凭古代字典的反切记录套用于现代音。因为古音和现代音有较复杂的演变规律,且不同的汉语族语言也有不同的演变。比如上面的X,如果只凭古字典“徒口切”,取“徒”的普通话声母t,和"口"的普通话韵母ou3,推断为普通话读做tou3,就错了。因为“徒”中古音声母是全浊音[d],该声母的非平声字按规律在普通话中声母要演变为清不送气音d[t],同时这个中古全浊声母影响了声调演变,使中古上声一律变为普通话去声,即浊上变去律。所以X的现代普通话读音是dou4[təu˥˩]。) A1 _3 H; J3 k* l4 T2 e( w* D
6 j, w h/ Q4 W. T" p3 O
可见按照“上字取声,下字取韵”的原则,古人或能很准确地读出一字字音。然而,由于古今音变的关系,古代所制定的反切,到后世已不能再简单地以“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的原则读出该字正确读音。. J. a9 a7 T" a8 G" Y) {: ~3 W
3 {. s* o% P) h5 I
V$ b" a$ M" b" i' X5 L- B. t
你自己非要相信「莊蹻」怎么读,是你自己的事情,除非有第二个人提问,我不会再解释* Z/ |" g! X3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