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肌劳损为什么总治不好?“腰肌劳损”这顶帽子该摘了!
2025-05-21 03:50:39
1、盘源性腰痛。它是椎间盘退变损伤刺激腰部的脊神经返支引起的一种疼痛。这个时候椎间盘并没有严重的突出,只是椎间盘纤维环的微细破坏或者撕裂,刺激到脊神经返支的神经末梢导致的疼痛,在影像学上并没有明显结构性改变,因此常容易被误诊断为腰肌劳损。
2、腰背筋膜炎。它是指由于肌肉的慢性劳损、寒冷、潮湿等各种因素,造成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引起腰背部肌肉的急性或慢性疼痛,属于积累性、劳损性疾病。
3、棘上韧带损伤。 自枕外粗隆至腰部,在棘突后方均有棘上韧带相连。其纤维长,在颈段为较粗厚的项韧带,对枕颈部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在胸段,棘上韧带较薄弱;腰部的棘上韧带较强壮,但腰5~骶1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以致易引起其深部的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损伤是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患者,以下腰段损伤多见。
4、腰三横突综合症。 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别长,且水平位伸出,附近有血管神经束经过,还有较多的肌筋膜附着;在正位上第三腰椎处于腰椎生理前凸弧度的顶点,为承受力学传递的重要部位,因此易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受损伤而引起该处附着肌肉撕裂、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而产生症状。
5 、腰椎小关节紊乱。 是指由各种小关节病变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一般认为,该病与腰椎退变有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
6、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是脊神经后支及其分出的内、外侧支走行于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穿胸腰筋膜裂隙等细小、周围结构坚韧缺乏弹性的孔道时,因腰部活动度大,易被拉伤;或因骨质增生、韧带骨化,使孔道变形变窄而压迫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不过膝关节的腰腿痛。
以上这些都常容易被误诊断为腰肌劳损。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腰痛,到底该如何治疗?
1、精准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一定要把疼痛原因查清楚。如:究竟是关节、神经、还是肌肉引起的疼痛。疼痛点究竟在哪里,根据疾病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腰痛是可以搞定的!
2、保守治疗可以解决大部分腰痛。治疗推荐采用物理康复治疗和微针疗法。
物理康复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在发达国家称之为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与其后的医学家盖伦开始探索物理治疗到今天已发展200年。它通过特定的手法治疗、声光电物理因子治疗、运动训练等方法,帮助肌肉骨骼恢复生物力学和运动平衡,消除腰部疼痛。
微针疗法:根据生物力学的观点,集针刺与手术之优点,对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粘连和某些骨关节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如可采用筋膜针、内热针、 MTrPs肌筋膜触发点疗法,日本的枝川微注射等疗法治疗腰痛,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关于我们
Spine施柏恩是经上海卫健委批准独立设置的康复医疗中心。临床科室设置有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专家团队来自美国、澳洲、 欧洲等国家以及上海三甲医院,中心聚焦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病、脊柱侧弯等骨科疾病,为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脊柱与关节健康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